調蓄冰系統(tǒng)用冷水機組需要適應空調工況和蓄冰工況,故常稱之為雙工況冷機,可供選擇的類型有活塞式冷水機組、螺桿式冷水機組和二級或三級離心式冷水機組,其制冷量適宜范圍和性能系數(shù)見表4-9。從表中可以看出,離心式冷水機組性能稍優(yōu),但請注意,對于空調蓄冰用離心式冷水機組最好采用中溫中壓制冷劑,如r22、r134a等;如果采用高溫低壓制冷劑,在蓄冰工況下蒸發(fā)器的真空度過高。一般蓄冰空調系統(tǒng)多采用螺桿式冷水機組。
1
2
同時,在設計蓄冰空調系統(tǒng)時還應掌握冷水機組在不同工況下運行時的制冷量變化,當然,這需求助于各制造廠提供的機組性能特性資料。在沒有具體廠家的數(shù)據(jù)時,可按下列數(shù)據(jù)進行設計:
(1)對于空調工況,空調用供水溫度7℃,冷卻水進水溫度為32℃時,采用質量濃度25~30%乙二醇水溶液為載冷劑時,
其制冷量約為以水為載冷劑的97%。
(2)冷卻水進水溫度每降低(或增加)1℃,機組制冷量約增加(或降低)1.3%。
(3)空調用供水溫度每降低1℃,機組制冷量的降低量為:活塞式與離心式機組約為3%,螺桿機組約為2.6%。 當然,在
選擇制冷機組容量時還應考慮增加5~10%的余量。
此外,在選定空調蓄冰系統(tǒng)的制冷主機時,必須確定蓄冰期載冷劑的供水溫度.如前所述,從圖4-2示出某種盤管式蓄冰槽蓄冰凍結小時數(shù)與載冷劑供水溫度的關系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如果凍結小時數(shù)可長達12小時,其最終所需供水溫度為-5℃;如果凍結小時數(shù)只能是8小時,則凍結終結時的供水溫度將低至-6.4℃。
下面仍以表4-2例題為示例說明冷水機組選定。
(1)所需機組空調運行工況的制冷量為421rh。如果采用并聯(lián)系統(tǒng),如圖3-6,其空調供水溫度為5.6℃,回水溫度為
10.5℃,冷卻水進水溫度為32℃。由于載冷劑為質量濃度25%乙二醇水溶液,因此,如按載冷劑為水,空調供水溫度為7℃選
擇螺桿式冷水機,則制冷量應為:
420/0.97/[1-0.026×(7-5.6)]=450rt
(2)核算蓄冰期機組制冷能力能否滿足要求。 如果蓄冰槽蓄冰特性如圖4-2所示,蓄冰凍結期為8小時,則應根據(jù)圖中
8小時蓄冰期的供水溫度曲線,逐時計算制冷主機可達到的制冷能力,見表4-10。從表中可以看出,8小時蓄冰期間總制冷量為
2382rth,與所需取冷量相比,余量為2%,恰好滿足冰槽的冷損失。
(3)制冷機臺數(shù)最好不要少于兩臺,以便提供最好的滿荷載節(jié)能運行,而且便于維修安排。